学生工作简报
2016年第10期 [总第138期]
主办: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编辑:学生处
本 期 内 容
☆ 学校2016年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圆满完成
☆ 学校开展模拟机舱亲子体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 学校举办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讲座
☆ “寓孝道于助学 寓济困于助学”
——学校举行“毕鲍静芳助学基金”发放仪式
2016年11月
我校2016年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圆满完成
日前,我校2016年度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圆满完成。今年,我校国家奖学金共有12个名额、国家励志奖学金共有538个名额、国家助学金共有4150个名额,资助面达到我院学生总人数的25%以上。
本次初审获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的547名学生,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生活乐观,积极向上,待人诚恳,勇于创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均为我校品学兼优的学生,其中,国家励志奖学金的推荐候选人均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评选产生。
为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保障我校奖助学金的评审公正、公平、公开,真正把党和国家的温暖送到学生手中,根据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下达的2016年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助学金指标、省教育厅《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国家奖助学金评审推荐工作的通知》(皖教秘〔2016〕477号)精神以及我校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办法,学生处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二级学院为评审单位,将名额按比例分到十五个二级学院,各二级学院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自下而上的程序,确定初步候选人名单上报学院。经学院“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审核、研究确定候选人员名单并进行公示,公示期满后无异议,再上报省教育厅审批,确保了我校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的圆满完成。
我是小小空乘员——我校开展模拟机舱亲子体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飞上蓝天白云的梦,而我校空乘专业的模拟机舱就是他们触摸梦想的地方。11月13日上午,我校与橡绿园社区共同举办的“我是小小空乘员”模拟机舱亲子体验主题活动顺利起航。本次活动共有来自社区的15个家庭参与,内容包括参观校园、模拟舱体验学习、静态服务舱实际操作、游戏互动、体验分享等环节。橡绿园社区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一开始,在微爱公益社成员的带领下,小朋友们手拉着手参观了我校南区,认识了大哥哥大姐姐学习的教学楼、图书馆,生活娱乐的宿舍、篮球场,亲身感受了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随后,大家来到学校空乘专业的模拟机舱。在空乘人员的带领下,小朋友和家长们进行了模拟机舱的体验学习活动。在静态服务舱,孩子们变身小小空乘员,在空乘人员的指导下为家长和小朋友们提供客舱服务,“请用湿纸巾”、“您喝可乐还是果汁?”、“给您餐盒”,为乘客们发放报纸杂志,小朋友们扮演起乘务员可是有模有样。在互动分享环节,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发言,有的说“真有意思,以后我也要当一名空乘员”、有的说“原来检查小桌板有没有放好这么重要啊”!活动在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作为主办方,我们给每位小朋友都赠送了一个3D木质航空小拼图,希望小朋友们在亲身体验、科普知识之余,还能动动小手制作飞机小拼图。最后,小朋友们和空乘人员、微爱公益社的志愿者们一起在机舱前合影留念。
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与社区共建共赢,是我校发挥高校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重要举措。此次活动不仅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也受到了社区领导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学校举办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讲座
为提高我校学生识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能力,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11月9日,学校在南校区大礼堂举办了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讲座。讲座由校学生处、关工委、党校共同举办,邀请芜湖市弋江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芜湖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宣讲员张静主讲,讲座的主题为:让我们对电信网络诈骗说“不”。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同时,大学生群体又是使用互联网、手机等网络平台的主力军,极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张静就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规律特点、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进行深入分析,列举大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以及惨痛的教训,教育学生提高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坚决和电信网络诈骗说“不”。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进一步增强了对电信网络诈骗信息的甄别能力,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寓孝道于助学 寓济困于助学”——学校举行“毕鲍静芳助学基金”发放仪式
11月18日,学校举行2016年“毕鲍静芳助学基金”发放仪式。基金设立者毕家镕老先生和家人、校长徐建平、校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及受助学生参加仪式。
今年92岁的毕家镕老先生出生于芜湖,后一直在南京工作,身在异乡,却一直惦念着芜湖老家。他秉承母亲资助贫困学子的夙愿,同时,也是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于2008年在芜湖设立了“毕鲍静芳助学基金”。2013年起,毕老先生和夫人每年从不多的退休金中拿出2万元,用于资助我校四名贫困学生,直到学生毕业。今年毕老先生将资助名额六人,每年拿出3万元,连续资助三年。
发放仪式上,受助学生向毕家镕老先生和家人汇报各自的家庭状况、学习情况,同学们对毕家镕老先生和家人的爱心和善举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和敬意,并表示会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同时尽自己所能,传递爱心,回报社会。毕老先生随后亲手将助学金发到每个同学手上,并提出殷切期望。他说,设立助学基金的目的就是“寓孝道于助学,寓济困于助学”。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要秉承大国工匠精神,以芜职院为荣,刻苦学习,培养才能。他引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话,“若无德,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要求同学们以德为先,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他鼓励同学们扶贫先扶志,大方、坦荡的接受资助,让爱心在自己心中生根发芽,化为发愤图强、努力向上的动力,以出色的成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和社会的殷切期望。
仪式最后,徐建平谈了自己的感受。他首先感谢毕老先生和家人对芜湖的眷恋,对学校的关心和对学生的爱心。他说,毕老先生对职业教育高度关注,有着深刻的了解,对受助学生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崇德尚能”的特色和要求,毕老先生就是“德”的典范,“孝”的楷模,他对同学们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就是教会大家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徐建平希望同学们把贫困当成一种财富,一种磨砺,把毕老先生的拳拳爱心作为前进的动力,直面困难,不被不幸所压倒,勇敢的开创自己的人生。